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10-05 22:19:33 点击量:
网球联赛,ATP赛程,WTA积分,网球直播入口,网球世界排名,四大满贯赛/实时更新全球网球联赛2025赛程、比分、排名及直播,全面覆盖ATP男子联赛、WTA女子赛事、四大满贯及国内网球比赛,为中文网球迷提供权威资讯与竞猜预测支持。
中国日报10月5日电(记者 孙晓晨)在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,除了顶尖球星的耀眼光芒之外,还有一群身影敏捷、目光专注的青少年,同样是比赛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力量,他们就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的球童们。
他们当中,既有多次服务过中网的初、高中生,也有今年第一次来到中网的小学高年级学生,不同的是年龄与经历,相同的是专业与热爱,他们在这项亚洲顶级赛事上的每一次传球、每一趟奔跑,既构成了中网赛事成功举办的基石,又展现出了育新学校“教育+网球”育人体系所结出的累累硕果。
“我们一直引导孩子,在球员为主角的赛场上,要学会成就他人,做‘最小的自己’。”2025年中网球童项目总负责人、育新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曹郑道出了球童工作的教育内涵。
而曹郑本人,读大学的时候正赶上中网创办的头几年,他既做过志愿者,也做过球童,二十年过去了,曹郑已经成为中网的球童负责人,他和这项赛事的情感联结越来越深,而他本人的经历,无疑也是中网甚至中国网球这二十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在曹郑看来,专业服务的背后,是团队协作、责任担当与抗压能力的综合培养。作为中网最主要的球童培训基地,育新学校已将球童培养系统化地植入了日常教学。据曹郑介绍,从2010年合作至今,球童项目已从一个实践活动,演变为一门成熟的校本课程。“通过这个课程,我们让课本之外的知识活了起来,实现了更全面的育人目标。”
在这所十二年制学校里,学生们每周都有一节网球课,球童训练成为其中重要的实践环节。学校形成了从普及到提高的完整路径:三年级开始接受培训,四年级参与服务,五、六年级和初高中学生则成为服务主力。这种金字塔式的培养结构,确保了人才的持续涌现。而这支队伍每年都为中网提供约50%的球童服务。
历经十五年打磨,育新学校建立的球童培训体系已成为行业标杆。“我认为中网的球童服务在亚洲是最好的。”曹郑的自信源于实践的检验。这套成熟的体系已输出到武汉公开赛、江西公开赛,以及曾经的天津公开赛、WTA深圳总决赛、杭州亚运会等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多项顶级国际赛事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该体系已成为人才走向世界的平台。自2012年起,学校已通过中网的球童交换计划,累计向澳网、法网等大满贯赛事输送了超过30名中国球童,让中国青少年的专业素养展现在世界网球的中心舞台。
最动人的教育成果,莫过于学生的全面成长。作为育新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之一,田方然2023年获得了NCAA女单冠军,随后凭借外卡参加了中网。曹郑回忆道:“田方然同学最初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球童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这个梦想点燃了她对网球运动本身的热爱,完成了从服务者到参赛者的转变。”
如今,田方然和同样从育新走出的任钰菲,已从当年的球童成长为站上中网舞台的职业球员。任钰菲更在2024年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夺得女子团体、单打双料冠军,2024和2025两年,任钰菲都参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。
当然,育新并非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走职业球员的道路,而是因材施教,用曹郑的一句话是:“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做运动员,永远都不能放弃学习。”在他的鼓励下,今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任钰菲没有放弃学业,而是选择边上学边打球。
除了田方然、任钰菲这样选择成为职业球员的学生之外,育新学校还走出了其他领域的优秀毕业生,比如布云朝克特的经纪人王逸鹏也是毕业于育新学校,他曾经在美国是一名出色的职业飞盘运动员,现在则是著名经纪公司Topnotch Management大中华区经理。
无论是田方然、任钰菲还是王逸鹏,都展现出了育新学校在体教融合的扎实成效。
作为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网球分会秘书长,曹郑将育新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。在育新学校的推动下,全国学生网球赛事从“一年一赛”发展为“一年七赛”的完整体系,并实现了关键突破:学生参赛可同时获得系统认证的中国青少年网球积分(CTJ)。
“我们搭建平台的核心目标,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。”曹郑强调,这种深度的“体教融合”,为全国热爱网球的学生铺就了更为宽广的成长道路。
在2025中网的赛场上,育新学校的球童们正在专业服务的实践中收获成长。他们的身影,生动诠释着该校“先成人后成才,既成人又成才”的育人宗旨。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孩子,无论未来是否成为职业球员,都在这套完善的体系中收获了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,这正是素质教育通过特色项目落地生根的最佳样本。